遇见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至明春,致灾风险较高需加强防范

2023-11-20 23:05:04         2  

  每日热点

   11月20日,南都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预计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或加大。另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1日至24日,将有寒潮天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东北地区强降雪范围与前期重叠,致灾风险较高,需加强防范。

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至明春,致灾风险较高需加强防范 图1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自今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5月至10月,关键区海温指数呈快速持续增暖趋势,已经连续五个月超过0.5℃,达到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

   南都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此次形成的厄尔尼诺事件类型为东部型(即海温暖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中等强度。国内外多家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的预测结果显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关键区海温指数峰值出现在今年11月至明年1月。

   厄尔尼诺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加剧全球变暖,使极端天气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范围更广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至明,引发的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将加大。同时,全球变暖也极大地增加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振荡峰值。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平均每2年到7年发生一次,随着全球变暖,其周期没有明显变化,但其振荡幅度较1960年以前有明显升高,这意味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更加频发、强发、广发。

   对我国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厄尔尼诺发展年夏季到次年夏季,降水偏多区域从江南北扩至淮河一带,其中,冬季降水异常偏多最明显。厄尔尼诺对我国当年冬季及次年夏季的影响均强于当年夏季和当年秋季,如1998年汛期,我国出现“暴力梅”,长江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引发流域性洪水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至明。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冬季,淮河、长江、珠江流域等降水异常偏多,东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即南方冬季多雨、北方暖冬。

   原标题: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秋将形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9月27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2023年10月新闻发布会。

   原标题:国家气候中心: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 最暖年纪录或再被打破春,致灾风险较高需加强防范!央视网消息: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记者9月6日从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维持厄尔尼诺状态。预计将于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强度的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峰值可能出现在今年10月至12月期间。

   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将带来哪些影响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春,致灾风险较高需加强防范,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标签:生活常识